一個小眾但反其道而行的弄潮兒的香水品牌就這樣在全球火爆了
王爾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隻有感官才能拯救靈魂,就像隻有靈魂才能拯救感官一樣”
人在潛意識裡,往往將氣味和情感聯系在一起,比如,當你身處花海繁華的世界,這種感覺總是讓人心生愉悅的,若你處在異味交織的狹小空間裡,這時總是心生煩悶的。
所以人類發明了香水。我們面對香水,不僅僅把它看成一種“氣味的點綴”,而是把它與情緒、感情、生活聯系起來,那麼,香水也成為了人生不同階段的協助與陪伴。
而在我人生的現階段最愛的一款香水是一款很小眾但很有故事的香水。
英文名:Le Labo
誕生時間:2006年
品牌誕生地:紐約
創始人:Fabrice Penot&Edouard Roschi
它是極簡主義的代表,無論是品牌的名字、產品包裝甚至產品名都很有個性。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它不以顏值征服世界,靠的是品質。
品牌故事
這兩個來自巴黎的年輕人Fabrice Penot和Eddie Roschi,曾在ARMANI香水部工作多年,他們厭煩了大公司源源不斷推出新款,在廣告宣傳上一擲千金的商業套路。在他們看來,有太多的香水外形精美卻沒有什麼香水味,他們認為香水應該回歸到味道本身,體現的是獨立人格和個性氣質。
Le Labo 拒絕量產。拒絕量產有兩個含義,一是他們的香水數量很少,至今仍然保持著平均一年推一瓶的速度。
在Le Labo 的官網上,有一句We believe that there are too many bottles of perfume and not enough soulful fragrances(我們相信,有太多的香水瓶和不夠深情的香水了)。
這樣靈魂生動的詮釋,香水擁有屬於用者的個性氣質才好,批量生產隻會扼殺這種獨特魅力,於是他們開始做真正的「slow perfumary」(慢香水),不僅香水的品類不多,而且隻在專賣店和專櫃現場為顧客調配。
於是,2006年他們來到紐約,在這開辦了一傢與流水線生產背道而馳的精工細作的慢香水店——LE LABO,平均一年推出一款新的香型。
LE LABO在法文中是實驗室的意思,店如其名,昏黃的吊燈光線,斑駁的墻壁,長長的舊木桌上擺著的瓶瓶罐罐,正似一間有故事的法式調香實驗室。無論是品牌的名字、產品包裝甚至產品名都很有個性。在這個看臉的時代,Le Labo不以顏值征服世界,靠的是品質。https://www.lelabo-shop.com/